滿懷著對未來的憧憬,我們踏上2017新一年的征程。值此雞年新春佳節來臨之際,中港車牌一站通感謝各位中港車主,同行前輩,合作夥伴在過去一年的信任,鼓勵同支持。我們將秉承“一諾千金、一身正氣、表裏如一、始終如一”的4個「一」服務承諾,為中港車牌需求者提供更優質的中港車牌和最放心的服務!祝大家2017雞年身體健康,事事吉祥!路路暢通,萬事成功!樂馳千里雞,更上一層樓!
關於推行電子式《粵港澳機動車往來及駕駛人批准通知書》的公告
為進一步拓寬便民渠道,提高服務效率、增強信息安全,廣東省公安廳交通管理局自2017年1月20日起,正式推行IC卡式《粵港澳機動車往來及駕駛人批准通知書》(下稱中港車牌電子批文)。為確保工作進展順利,使電子批文能夠正常備案和使用,自推行日起三個月即2017年1月20日至4月19日為過渡期。過渡期內,申請人辦理業務後將同時獲發電子批文和紙質批文及駕駛人簽注,並持上述資料到海關、邊檢、檢驗檢疫等口岸部門及港澳政府部門辦理備案手續。已獲得電子批文的申請人在過渡期內辦理業務時,須持電子批文和紙質批文第一聯提出申請。過渡期後,廣東省公安廳交通管理局將不再發放紙質批文及駕駛人加簽紙。
蓮塘/香園圍口岸工程雖遇到不少阻滯,但發展局局長陳茂波透露,所遇困難已克服,現時所有工程合約已批出,施工進度和開支均符合預期,包括口岸旅檢大樓的地基樁柱工程最近已完成,並開展了上蓋建築。政府工程團隊將全力爭取在2018年底完成所有工程。
陳茂波昨日發表網誌,介紹蓮塘/香園圍口岸工程的最新進展時指出,項目工程難度高,連接路全長11公里,包括隧道、高架橋樑和道路,其中龍山隧道長4.8公里,將是全港最長陸上行車隧道,因隧道穿越複雜地層,大部分工程需採用先進鑽挖技術進行,使用的鑽挖機直徑達14.1米,有四層樓高,是香港歷來第二大隧道鑽挖機。
他又指,為建造長達4.3公里高架橋樑,團隊需預製多達4,000多件混凝土組件,每件重約70噸,整個製造、運送、吊運和安裝過程,需要極精準和周密安排。至於正建造的粉嶺公路交匯處,部分高架橋更需在現有港鐵東鐵線上空建造,為確保施工和鐵路安全,每次吊運和安裝橋樑預製組件,必須在深夜鐵路停止運作後有限的三小時內完成,工程難度之大可想而知。
為減低工程對當區居民影響,陳茂波指,團隊經常與施工範圍附近居民保持緊密聯繫。以打鼓嶺竹園村為例,由於它位於口岸範圍內,政府必須搬遷整條村落以收回土地進行工程,故團隊曾逐家逐戶探訪,多次與居民會面,經過一些波折終完成搬村。但團隊之後仍與居民保持聯繫,聆聽他們意見,盡量減低工程對他們的不便。
他承認,口岸及連接路於2013年起分段動工,雖曾遇到不少阻滯,包括在立法會申請撥款時受阻撓,但團隊沒有氣餒,盡力克服困難,現在各工程合約已全部批出,施工進度和工程開支均符合預期,包括口岸旅檢大樓和其他建築物的地基樁柱工程最近已完成,並開展了上蓋建築;粉嶺公路交匯處的高架路組裝已近半完成;龍山隧道的鑽挖和爆破工程亦已進入高峰期。
他強調,土木工程拓展署和建築署的工程團隊正全力以赴,爭取在2018年底完成所有工程,讓市民和旅客早日使用這個人車直達的新口岸。
蓮塘/香園圍口岸位於文錦渡和沙頭角之間,使香港與廣東省東部地區(汕頭、汕尾、潮洲、揭陽等地)以至鄰近省份福建及江西的跨境交通連接更方便快捷。香港市民日後到例如潮汕、福建等地,不再需要走過繁忙的深圳市區;乘車到深圳時不需途經粉嶺和上水的繁忙道路,行車時間將大為縮短。
此外,新口岸落成可紓緩其他口岸的繁忙情況,有助擴大香港的經濟腹地,鞏固本港在珠三角區域發展的地位。口岸連接路還可紓緩沙頭角公路一帶的繁忙交通,令當區居民出入更便利,有助該區長遠發展。
本港有四萬一千多輛車持中港兩地牌,現時中港車車主每年續牌均須親身到廣州遞交文件正本,並到指定地點驗車,領取批文後再到深圳海關核對,過程繁複費時。民建聯引述內地官員指,內地正研究簡化手續,例如擬允許車主在續牌時提交文件副本、豁免新車首年年檢,並擬准許在深圳一站式辦理手續及委託在港機構辦理。
截止今年七月底,本港有四萬一千八百輛車持中港兩地牌。民建聯成員陳鑑林表示,現時中港牌車主雖然可在網上申請續牌,惟內地交通管理部門要求車主申請時提交文件正本,包括商業登記及商業註冊證。「雖然車主可以郵寄文件,但不少人為怕寄失,寧願花上大半日時間,親身到廣州的辦事處交文件。」
此外,中港車續牌時須到指定驗車中心驗車及續購車保,在接獲批文後,再前往深圳梅林海關核查,陳鑑林直言,「無論車齡多少,每年都要申請批文及牌證,手續繁多及花時間。」其黨友葉國謙補充,指定驗車點多在內地,本港只有一間位於元朗、受內地部門認可的車廠,可滿足需求。
上周兩人曾約見廣東省公安廳官員,反映上述問題,陳鑑林引述內地官員指,有關部門正研究車主續牌時只須提交文件副本,以及豁免中港車新車首年進行年檢的規定。
陳又引述稱,內地官員表示正進行各項深化研究,包括讓香港車主在深圳口岸車管部門,一條龍辦理續牌手續,省卻舟車勞頓往廣州辦證;參考「委託中旅社辦回鄉證申請」做法,委託本港企業、內地駐港機構,在港設續牌辦證窗口;讓兩地牌新車首六年豁免年檢,與內地新車看齊,並認可本港驗車中心發出的安全證書。
本港運輸及房屋局表示,一直與廣東省公安廳就過境車輛安排保持溝通,對方未曾提及有關續牌新措施,正了解情況。
目前皇崗口岸為港深唯一24小時通關的口岸,但一直有建議加開深圳灣口岸可24小時通關,然而近日深圳市口岸辦表示,現時深圳灣22:30至24:00的旅客通行量僅約2000人次,口岸通關率大幅下降,港方亦指需求不大。經深港雙方協商,暫時仍按現行通關時間6:30至24:00,每天共17.5小時。
深圳灣口岸是目前亞洲最大的客貨綜合性公路口岸,位於深圳市蛇口東角頭,與香港鰲磡石連接。該口岸佔地110公頃,其中香港為40公頃,深圳為70公頃。按照“一地兩檢”口岸查驗模式運作,2007年7月1日正式開通啟用。
按照國務院關於深圳灣口岸對外開放的批覆,深圳灣口岸應實行24小時通關。口岸開通初期,受通關客流、車流量的影響,經深港雙方商定,通關時間暫定為6:30-24:00每天共17.5小時。
維持每天開放17.5小時
深圳市口岸辦表示,深圳灣口岸22:30至24:00,旅客通行量已降至約2000人次,車輛通行量約為500輛次,口岸通關率已大幅下降。深圳市口岸辦還專門與港方口岸召開工作會議,港方表示,香港本地居民或旅客對延長深圳灣口岸通關時間的需求不大。對於小部分有24:00後通關需求的旅客,可選擇皇崗口岸通行。
記者隨機詢問五名港人,其中三人會選擇福田口岸,一人經常在羅湖出入境。口岸工作人員告訴記者,24小時通關取決於三方面的因素,一是通關流量,二是深夜過關的人員多不多,這兩點都很重要,另外24小時通關要有行政管理的成本,特別是查驗單位、人員編制配備都要充分考慮,更要粵港口岸部門論證、評估,還需待國家有關部門審批。
後年或有望實現
業內人士認為,2007年深圳灣口岸開通之後,旅客和貨車通行量一直增長,近兩年卻趨於平穩,未能維持一個以前的增速,因此24小時通關的建議一直擱淺。“通行量下降有多個原因,隨着政策的放開一些進口商品可以直接運往內地,在香港中轉的比較少了;另外,近幾年珠三角三來一補的企業不景氣,數量有所下降。”
不過多名口岸工作人員認為,深圳灣口岸實行24小時通關只是時間問題。近日,深圳市口岸辦相關負責人表態,皇崗口岸重建意見已經通過,重建時將取消貨檢功能。“到2018年,皇崗口岸取消貨檢,深圳灣口岸的作用就更突出了。”口岸工作人員解釋説,蓮塘口岸建成後,深圳灣口岸就是深港貨運“東進東出,西進西出”的重要口岸,屆時有望能實現24小時通關。
深地鐵13號線明年底通深圳灣
長期以來,深圳灣口岸交通不夠便利,公交運力不足,的士供不應求,非法營運車輛屢禁不止。多條線路公交長期人滿為患,且大多數公交的運行時間與通關時間不一致。由此造成大量旅客入關後不得不選擇乘坐出租車或非法營運車輛。
深圳市口岸辦負責人透露,目前,深圳正在推進建設沙河西路與西部通道側接線下沉連接線,預計2017年12月底前可以建成並投入使用。同時,深圳市有關部門開展深圳灣口岸道路交通改善研究,對現狀公交接駁區、AB停車場、科苑路進行改造,並擬將地鐵13號線引入深圳灣口岸。
此舉是為了解決深圳灣口岸交通擁堵問題,相關部門結合軌道13號線的引入,參照羅湖口岸進行改造,打造深圳灣口岸綜合交通樞紐,將口岸交通、南山對外交通以及西部通道─沙河西快速聯繫交通進行分離組織,屆時深圳灣人流量將會增大。
【大公網2016年5月6日深圳訊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