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目前皇崗口岸為港深唯一24小時通關的口岸,但一直有建議加開深圳灣口岸可24小時通關,然而近日深圳市口岸辦表示,現時深圳灣22:30至24:00的旅客通行量僅約2000人次,口岸通關率大幅下降,港方亦指需求不大。經深港雙方協商,暫時仍按現行通關時間6:30至24:00,每天共17.5小時。
深圳灣口岸是目前亞洲最大的客貨綜合性公路口岸,位於深圳市蛇口東角頭,與香港鰲磡石連接。該口岸佔地110公頃,其中香港為40公頃,深圳為70公頃。按照“一地兩檢”口岸查驗模式運作,2007年7月1日正式開通啟用。
按照國務院關於深圳灣口岸對外開放的批覆,深圳灣口岸應實行24小時通關。口岸開通初期,受通關客流、車流量的影響,經深港雙方商定,通關時間暫定為6:30-24:00每天共17.5小時。
維持每天開放17.5小時
深圳市口岸辦表示,深圳灣口岸22:30至24:00,旅客通行量已降至約2000人次,車輛通行量約為500輛次,口岸通關率已大幅下降。深圳市口岸辦還專門與港方口岸召開工作會議,港方表示,香港本地居民或旅客對延長深圳灣口岸通關時間的需求不大。對於小部分有24:00後通關需求的旅客,可選擇皇崗口岸通行。
記者隨機詢問五名港人,其中三人會選擇福田口岸,一人經常在羅湖出入境。口岸工作人員告訴記者,24小時通關取決於三方面的因素,一是通關流量,二是深夜過關的人員多不多,這兩點都很重要,另外24小時通關要有行政管理的成本,特別是查驗單位、人員編制配備都要充分考慮,更要粵港口岸部門論證、評估,還需待國家有關部門審批。
後年或有望實現
業內人士認為,2007年深圳灣口岸開通之後,旅客和貨車通行量一直增長,近兩年卻趨於平穩,未能維持一個以前的增速,因此24小時通關的建議一直擱淺。“通行量下降有多個原因,隨着政策的放開一些進口商品可以直接運往內地,在香港中轉的比較少了;另外,近幾年珠三角三來一補的企業不景氣,數量有所下降。”
不過多名口岸工作人員認為,深圳灣口岸實行24小時通關只是時間問題。近日,深圳市口岸辦相關負責人表態,皇崗口岸重建意見已經通過,重建時將取消貨檢功能。“到2018年,皇崗口岸取消貨檢,深圳灣口岸的作用就更突出了。”口岸工作人員解釋説,蓮塘口岸建成後,深圳灣口岸就是深港貨運“東進東出,西進西出”的重要口岸,屆時有望能實現24小時通關。

深地鐵13號線明年底通深圳灣
長期以來,深圳灣口岸交通不夠便利,公交運力不足,的士供不應求,非法營運車輛屢禁不止。多條線路公交長期人滿為患,且大多數公交的運行時間與通關時間不一致。由此造成大量旅客入關後不得不選擇乘坐出租車或非法營運車輛。
深圳市口岸辦負責人透露,目前,深圳正在推進建設沙河西路與西部通道側接線下沉連接線,預計2017年12月底前可以建成並投入使用。同時,深圳市有關部門開展深圳灣口岸道路交通改善研究,對現狀公交接駁區、AB停車場、科苑路進行改造,並擬將地鐵13號線引入深圳灣口岸。
此舉是為了解決深圳灣口岸交通擁堵問題,相關部門結合軌道13號線的引入,參照羅湖口岸進行改造,打造深圳灣口岸綜合交通樞紐,將口岸交通、南山對外交通以及西部通道─沙河西快速聯繫交通進行分離組織,屆時深圳灣人流量將會增大。
【大公網2016年5月6日深圳訊】